后勤服务中心会议制度
一、总则
目的:规范后勤服务中心会议管理,提升决策效率与执行力度,保障后勤服务有序开展,确保校园安全、整洁、舒适、便捷。
适用范围:本制度适用于高校后勤服务中心组织的各类会议,全体工作人员须严格遵守。
二、会议类型及安排
会议类型 |
召开频率 |
核心议题 |
参会人员 |
职 工大 会 |
每月一次(或按需临时召开) |
中心月度工作计划;校务会会议精神传达;重大经费使用、人员调配、服务流程优化等重要事项 |
中心全体教职工 |
行政例 会 |
每周一次 |
各部门汇报上周工作完成情况;本周工作计划;困难和问题反馈;解决方案 |
中心领导,各部门负责人 |
部门工作例 会 |
每周一次 |
部门本周工作推进、问题反馈、下周任务分配(如食堂食品安全自查、宿舍维修进度) |
部门全体成员,中心分管领导按需列席 |
主任办公会 |
按需召开(如应急事件、项目审议、重大活动保障) |
特定任务部署(如迎新、疫情防控后勤保障、校园基础设施改造、项目审议) |
中心领导(综合办主任列席和负责记录)参会 |
年度总结会 |
每年2 次(上半年初及下半年末) |
全年后勤工作复盘、问题复盘、下一年度工作目标与重点任务确定 |
处内全体人员,可邀请学校分管领导列席 |
三、会议组织流程
会议发起:
职工大会、行政例会由综合办主任发起,年度会议及主任办公会由主任或分管副主任发起;部门例会由部门负责人发起。
发起需明确会议时间、地点(线下 / 线上)、议题、参会人,提前 1-2 个工作日通知,同步提交议题相关材料(如经费报表、方案草案)。
会议准备:
会务人员(或发起部门)负责预订会议室、调试设备(如投影仪、线上会议软件)、准备会议资料(议程、报表等)。
会议召开:
主持人(职工大会由分管综合办副主任主持,行政例会、主任办工会、年度总结会由主任主持、部门例会由部门负责人主持)按议程推进,确保高效聚焦,避免偏离议题;参会人需提前熟悉材料,积极反馈意见。
涉及表决的事项(如重大经费使用、项目立项),需经参会人员(或领导班子)半数以上同意方可通过。
会议记录与归档:
指定专人记录会议内容,重点整理 “决策事项、任务分工、完成时限”,形成《会议纪要》。
《会议纪要》需在会后 1 个工作日内经主持人审核,分发至参会人,并归档至中心档案管理系统,便于后续追溯。
四、会议纪律
参会人员需按时参会,若无法到场,须提前向会议主持人请假,不得无故缺席、迟到或早退。
会议期间需将手机调至静音或震动模式,避免随意走动、闲聊,专注会议内容。
涉密议题(如人员考核、敏感经费)需严格遵守保密规定,不得泄露会议内容。
五、决议执行与监督
各部门需按照《会议纪要》中的任务分工,按时推进工作,完成后向中心领导或牵头部门反馈结果。
综合办公室负责跟踪决议执行进度,对未按时完成的任务,需督促相关部门说明原因,并推动整改。
六、附则
本制度由后勤服务中心综合办公室负责解释,若与学校整体规章制度冲突,以学校制度为准。
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,后勤服务中心可根据实际工作需求,适时修订并公示。
后勤党支部会议以学校党委组织部通知要求为准。
后勤服务中心
2025年9月1日